從小生活在農村,那時候還沒有什么電腦、電視,最大的樂趣,就是聚在爺爺?shù)男∥葑永?,聽他講一些離奇的故事。話說爺爺早年間曾在外面學過兩年說書,講起故事來,別提有多生動,其中有一個鬼故事,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
說在古代,有這么一個讀書人,滿腹經(jīng)綸卻郁郁不得志,為了方便趕考,舉家搬到了離縣城比較近的地方居住,在選宅子的時候,看中了一片荒宅,據(jù)說早年間是一個富戶居住,后來不知道因為什么搬走了,這宅子也就荒廢了。
因為價格公道也便宜,讀書人就搬了進來,經(jīng)過一番打掃,宅子又恢復了一些往日的生機,只是后院的一口井,不知道為什么被大石板給蓋上了,總得喝水啊,讀書人費了半天勁才把石板移開,沒想到,所有的事情,都在這一刻發(fā)生了。
當夜,在新宅子里熟睡的書生,就聽到了一陣陣的哀怨之聲,就連書生的妻子,也聽到了聲響,外出查看,卻又失去了聲響。
第二夜,那哀怨之聲是消失了,但書生在夢中卻遇到一個哭的梨花帶雨的女子,女子拜倒在書生面前,哭訴自己被富戶所迫,投井而死,卻因井口被大石板所鎮(zhèn)壓,二十余載未能轉世投胎,如今已不入六道輪回,望其救之。
次日醒來,書生大奇,找來會水之人下井查探,果然在井底發(fā)現(xiàn)一具已經(jīng)泡爛的女尸。書生遂報官至衙門,縣官倒也有些作為,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舊案,仍然派出公差查辦,終于在三日之后查到了該女子的身份,該女子本是一歌姬,平日里賣藝不賣身,不料被富戶所看中,請到家來欲要行魚水之歡,歌姬死活不應,被逼無奈之下投井而死。而那富戶見惹了官司,舉家搬遷,之后就失去了蹤跡。
斷了線索,縣官也是一籌莫展,茫茫中土,上哪去找那二十年前的富戶?
案子就這么懸而未決,那女子鬼混也始終不能轉世投胎,但感于書生打撈出了自己的尸體并進行掩埋,故而再次托夢,稱不在糾纏書生,不料書生聞知此冤案,心中不平,一力承擔要幫助其破除冤案,并幫其投胎。
書生多方打探之下,終于了解到那富戶本是曲梁人氏,以釀酒起家,李姓。
書生沉思,那富戶世代釀酒,即便搬遷,也應該脫離不開老本行,而此地與山東地界搭邊,山東好酒,那富戶極有可能搬遷至山東地界,而那富戶如此好色,想必居住地離煙花之地也不會太遠,如此尋找的話,倒是可以一試。
書生找到縣官,說起自己的想法,縣官大贊,特地給了他文書,并委派了兩個公差與之同行。
不久之后,書生來到山東地界,遍訪與煙花之地相鄰的釀酒坊,果然在一月之后,找到了那個二十余年前害人逃竄的李姓富戶,時年已過六十的富戶,被抓時仍然在煙花之地享樂,書生雖然憤慨,也只能公事公辦,在公差的幫助下,將富戶押解回去。
回到原地后,富戶被打入大牢,縣官也找來廟里的和尚,讓其試著給那歌姬超度,超度儀式在第二日舉行,前一夜,書生再次夢到那歌姬,歌姬跪拜,感恩戴德,直言來世必當報之。
第二日,在僧人們的超度下,歌姬的魂魄終于得以往生。
書生因為此事給縣官留下極深的印象,在縣官的關照之下,也成為了一方父母官。
又是一晃二十載,書生人到中年,家中長子成年,有人提親,書生看到對方家的閨女時,呆愣當場,那閨女,竟和二十年前那夢中的歌姬,長得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