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xiàn)如今國內(nèi)比較知名的相聲社團,一個德云社,再一個就是青曲社了,郭德綱和苗阜的競爭不但是兩個相聲班子的斗爭,更是兩個人的斗爭,很多人都認為苗阜是郭德綱的晚輩,但事實還真不是這樣,苗阜的師傅教鄭小山,論輩分,可高的很呢。
2015年的時候,鄭小山聊起苗阜:
“那是我徒弟,他演出時我高興??!不僅他的節(jié)目到咱省上,我的節(jié)目也可以擴大,更多觀眾了解我、知道我、熟悉我……陜西著名相聲表演藝術(shù)家鄭小山是苗阜的師父,2015年12月他在家中接受《華商報》記者專訪。
聊起當年苗阜拜師的一幕,鄭小山臉上寫滿高興:“當時高興??!苗阜就在福寶閣舉行拜師儀式。我干這個的,必須得找好苗子??邶X利落,觀眾才聽得清楚,聽得真切,笑得利落。收徒要看你是不是這個的根,你嗓子不行,那就別費勁。苗阜非常愛學習,喜歡鉆研。我想收他,他也想拜我,就收了。”
鄭小山,1937年出生,是相聲譜系第六代傳人。鄭小山、鄭平安是一對親兄弟,哥倆在陜西曲藝界無人不知,他們從藝五六十年,曾獲得全國傳統(tǒng)相聲大賽特別貢獻獎。作為前輩,鄭氏兄弟受到圈內(nèi)人的尊敬,但他們也有苦惱,就是不知如何將自己的藝術(shù)傳承下去。
鄭小山的師傅王本林是相聲大師馬三立的得意弟子,鄭小山至今還記得當年自己到“師爺”馬三立家拜訪的情景。“馬先生言語幽默,隨意聊天時都抖‘包袱’,讓大家非常開心。”1950年,13歲的鄭小山走上藝術(shù)道路,那時群眾的文化生活十分單調(diào),鄭小山跟著劇團四處演出,北京天橋、上海大世界、西安平安商場等處都留下他的足跡,所到之處人們爭相觀看。鄭小山所說的《戲劇與方言》《對對聯(lián)》《賣布頭》《廣告漫談》等傳統(tǒng)相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1984年,他赴沈陽參加全國首屆相聲大賽,受到侯寶林、馬三立的好評。
而說到現(xiàn)如今,全國最受歡迎的相聲場子,除了大名鼎鼎的德云社,就是后起之秀青曲社了。很多人難免要把青曲社的領(lǐng)軍人物苗阜王聲與前輩郭德綱作比較。
曲阜的輩分搞清楚了,算起來應該是第七代傳人了,那么郭德綱是第幾代呢?
我們先來看看郭德綱的師傅是誰:
郭德綱的師父是誰:名氣最大的師傅就是他了,侯家三爺侯耀文。侯震的親叔叔,宗師級的人物。話說如果不是侯大師過世的早,也不會有后來相聲界討伐郭德綱的事了。
當然了,郭德綱的師傅還有這些:
金文聲
說金文聲你可能不知道,我再說一下他的另外兩個徒弟:梁宏達和李菁
對梁宏達,吃驚吧,就是老梁說天下的那個老梁
李菁就不解釋了 知道郭德綱的一般都知道李菁了
常寶豐
這位老師也大有來頭,他老師是馬三立,馬爺。
他哥哥是常寶華,一門都是說相聲的,相聲世家,厲害吧
高慶海
西河門的名家,郭德綱評書的師傅,對!沒錯郭德綱也學過評書,此人比田連元和單田芳輩分都高 厲害吧,單田芳的師父是“慶”字的,田連元的父親也是“慶”的。
馬三立
小達子
88年隨河北梆子老藝人小達子先生學唱梆子,這就是為啥郭德綱的棒子唱的那么好了,說實話 沒幾個趕上他的
劉炳文
89年隨老藝人劉炳文先生學唱評劇。評劇也是郭德綱的拿手絕活之一呀。
說完了師傅,我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郭德綱有一個師傅是常寶豐,常寶豐的師傅是誰呢?馬三立。
也就是說,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馬三立是郭德綱的師爺,還記得剛才我們說苗阜的時候輩分是怎么論的嗎?苗阜的師傅是鄭小山,鄭小山的師傅就是馬三立。
所以,苗阜和郭德綱,算起來是同一輩的師兄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