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秦末漢初有名的大將軍,同時也是西漢時期的劉邦的得力助手,可以說,西漢的開始有三分之一是韓信的功勞,而劉邦之所以能夠在后來的順利的擊潰項羽軍隊,多是韓信的足智多謀。
既然,韓信這么厲害,如此大的功勞,殺死韓信也是會寒了眾多西漢開國元老的心,那么,為什么韓信還會被殺死,韓信又是被誰殺死的呢?對于韓信的死是有很多說法的。
首先對于韓信的死我們在很多相關電視劇里也是又了解的,但是不同的電視劇對于韓信的死詮釋的也是盡不相同,具體韓信的死與呂雉有關這一點是無疑了。
韓信死法一·自殺
在漢高祖建立西漢之后,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因劉邦的猜忌以及韓信的為人處事被劉邦召回都城,封為淮陰侯,軟禁于長安,被封為淮陰侯的韓信認為當一個淮陰侯是自己的恥辱。
因此在長安的韓信稱病經常拒絕與劉邦等皇室成員相見,整日郁郁寡歡,身邊還有一群整天竄到著造反的門客,這些被傳到呂雉和劉邦二中,劉邦也是比較糾結該如何處置韓信。
因此趁著劉邦御駕親征的時候,逼迫蕭何騙韓信到長樂宮覲見呂后,呂后質問韓信造反的事情,說了一大堆,意思大體為大家都是一路走過來的,劉邦惦念與韓信的君臣之情,不想殺韓信。
但是同時又像韓信說出了大家的對他的忌憚之心,讓韓信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當時的韓信是死也得死,不死也得死,無奈之下,韓信又不想做別人的刀下魂,只好自己自殺了,當時韓信的血也是噴了呂后一臉。
韓信死法二·被活生生戳死
韓信的這個死法要從劉邦平定天下之前說起,當時的韓信奉命攻打齊國,但是打下齊國之后,韓信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了。
在韓信入駐齊國之后,韓信的門客就建議韓信自立為王,與項羽劉邦呈三分天下之勢,當時的韓信也確實有三分天下的實力,但是韓信思量再三也是沒有自立為王。
而是像劉邦討封為齊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果劉邦不答應就不幫劉邦打項羽,也是有實力任性,無奈之下劉邦答應了韓信的要求,承諾韓信“三齊王五不死”。
三齊王即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五不死就是指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王不死,沒有捆他的繩更沒有殺他的刀,這在當時也算是至高無上的權利了吧,連皇帝都是無可奈何的。
但是后來是劉邦當了皇帝,這也就對后來劉邦要殺韓信埋下了禍端,劉邦當上皇帝之后,是非常忌憚韓信的,總是想著該怎么殺了韓信,但因為那句承諾,一直沒好意思殺韓信,但卻一直在削韓信的兵權,到最后變相的軟禁韓信。
我們常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強大的女人,而呂雉就是劉邦背后那個強大的女人,正所謂君憂她更憂,畢竟她的兒子也是要繼承漢室天下的。
于是,呂雉主動請纓在不違背劉邦的承諾之下讓韓信死,這個女人設計召韓信如長樂宮,在長樂宮的鐘室里召見了韓信,鐘室是關上門窗絕對不見天地又看不見劉邦。
就在鐘室里韓信被呂雉下令用毯子之類的東西裹起來,這韓信這樣就被困住了,也是沒有用繩子的,然后被吊在鐘室里被呂雉的人用曉健削尖的棍子(也可能是竹竿)給活生生的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