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里面除了人物可以細說之外,法寶也可以拿來詳談,比如觀音菩薩的玉凈瓶。不要看她只是一個小小的瓶子,它可是能夠容納萬物。里面的水還有巨大的作用。據(jù)說玉凈瓶非常重,重到孫悟空都拿不起。
凈瓶(梵名 kalasa)。指以陶或金屬等制造,用以容水的器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飲用或洗濯,又稱水瓶或澡瓶。
觀音菩薩與凈瓶的最初淵源是這樣的:有一年,山海關一帶大旱。烈日炎炎,大地龜裂,禾苗枯黃。一天,觀世音菩薩云游至此,見此情景,慈心大發(fā),欲施法降甘霖拯救黎民。
“渤海水深,取之不盡,正好用來拯救百姓,但天高路遠,用什么把水盛過來呢?”觀音正在犯難之際,想起離此地不遠處有一處窯場。
出產(chǎn)一種寶瓶,何不用寶瓶盛水呢?觀音來到一個窯戶門口,輕扣柴門。開門的是一位姑娘,名叫彩虹。
彩虹認出是觀音,跪倒就拜,請求觀音拯救百姓。觀音道:“我就是為此事來的,把你家的鈞瓷寶瓶借我一用。”彩虹趕忙回屋拿出一個精美的鈞瓷寶瓶遞給了觀音。
觀世音來到渤海上空,寶瓶口朝下,口中默念誦語,頓時海水翻涌,巨龍般一條水柱直沖上來,鉆進寶瓶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