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恭為什么叫蘭陵王,對于古人蘭陵王只是一個官稱而已,高長恭才是蘭陵王的姓名,當然了,在古代的時候是不能直呼人姓名的,更何況蘭陵王還是皇室子弟。
北齊王朝蘭陵王名高長恭(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齊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兒子驍勇善戰(zhàn)。北齊乾明元年高肅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故名蘭陵王。
北齊的始祖是高歡,高歡的大兒子就是蘭陵王的父親。蘭陵王是他的第四個孩子。蘭陵王這樣的出身可算顯赫。但這里有一個很奇特的情況。
蘭陵王兄弟六個,其他五個兄弟的母親是誰都記載得明明白白,唯獨蘭陵王的母親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此外,北齊蘭陵王高長恭因生得一副俊美的面容,被列入了古代十大美男之中,除了貌美外,他是個智勇雙全、文武兼?zhèn)涞膶㈩I(lǐng)。
正是在“邙山大捷”中,北齊武士們持假面歌舞慶祝勝利,誕生了廣為流傳的《蘭陵王入陣曲》。后該曲定格為著假面指揮擊刺的男子獨舞。曲調(diào)悲壯渾厚,氣勢不凡,古樸悠揚,描寫了當時的壯烈場面和激越情感。
蘭陵王與高湛是叔侄關(guān)系,但高湛更愛另一個侄子,所以高長恭從小身份相比其他兄弟就很卑微,但也養(yǎng)成了他為人親和有禮,行事小心的行為和習(xí)慣。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緯派使者看望蘭陵王,送來的禮物竟是一杯毒酒。蘭陵王悲憤至極,對自己的愛妃鄭氏說:“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鴆也!”
鄭妃勸他說:“何不求見天顏?”天真的鄭妃以為可能只是兄弟之間的一場誤會,只要高肅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討回性命。
蘭陵王英年早逝,北齊失去了軍事支柱,四年后,失去了軍事支柱的北齊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滅掉,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北齊被北周所滅,北齊王室成員幾乎全被屠殺,亂世的殺戮之中,人心如火海,蘭陵王的美,如血中飄蕩的一縷白梅香,令人腸斷神傷。
高長恭為了家國每次作戰(zhàn)都奮勇之前達到忘我境界。有一次齊后主高緯忍不住問高長恭:“你每次打仗沖的太深了,萬一有個意外后悔就來不及了”。
高長恭不加思索的回道:“自己家的事,不知不覺就這樣了”。這句發(fā)自肺腑的話,卻斷送了高長恭的卿卿性命,高緯一聽高長恭說這是家事,頓生猜忌之心。
高長恭也察覺到了高緯的心思,從此開啟了自黑之旅,他所到之處開始收受賄賂,貪婪殘忍。屬下尉相愿看不下去了質(zhì)問高長恭為什么會這樣,高長恭低頭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