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從當年的一個放牛娃到后來大明帝國的開創(chuàng)者,當朱元璋站在大明王朝江山的巔峰,俯瞰當年自己走過的路,經(jīng)歷的戰(zhàn)爭,恐怕其中滋味,平常人很難體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當年的那個放牛娃到后來的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心中是有一絲僥幸的,因為他遇到了這個時代最牛的對手,張士誠,陳友諒哪個都不是吃素的,如果把他們放在任何一個歷史時代都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可是朱元璋卻把他們一一打敗了,實在是天命所至。
大明開國十大名將:
1、徐達(1332—1385)
徐達 (1332年—1385年),漢族,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民族英雄,字天德。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農(nóng)家出身。
元末,他參加了朱元璋領(lǐng)導(dǎo)的起義軍。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4年,朱元璋任他為左相國。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jù)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一起揮師北伐中原,推翻元朝殘暴黑暗的統(tǒng)治,
1368年攻入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以后又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于治軍,戎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國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
徐達這個名次估計沒什么爭議,他追隨朱元璋很早,也具有大將之才。不過盡管徐大將軍戰(zhàn)功赫赫,是名副其實的大明開國第一功臣,可是他在謀略上并是太出眾,得意之筆也不多。
2、常遇春(1330—1369)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杰出將領(lǐng),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zhàn)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
常遇春之勇猛在明軍系統(tǒng)中無出其右者,但有時候也似乎有些蠻干。他幾乎不讀書,其實也沒什么得意之筆,雖然史書上說他“雖不習書史,用兵輒與古合”,但還是有過譽的嫌疑。有將才而無帥才吧。
3、李文忠(1339—1384)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很受重用,文武全才,且有勇有謀,很得老舅的真?zhèn)鳌?span style="display:none">FZ1影風網(wǎng)
他的的確確是有幾次還算得意之筆的,比如1365年諸全新城之戰(zhàn)以少勝多,1369年大同附近破元將脫列伯,以及1370年襲破應(yīng)昌。這幾戰(zhàn)不光是贏得漂亮,關(guān)鍵是都有李文忠的“謀戰(zhàn)”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