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的作者是誰?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也是比較好奇的,畢竟洛神賦也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它的藝術(shù)地位是不容撼動的。那么,通過本文讓我們一起看看洛神賦的作者是誰。
《洛神賦圖》的作者是顧愷之。顧愷之(約345-406)東晉畫家,出身士族家庭,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省無錫市),杰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
《洛神賦》是著名的畫家顧愷之依據(jù)曹植《洛神賦》內(nèi)容畫的作品,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繪是曹植與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卻無奈離去的情景。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曾先后在大權(quán)臣桓溫、殷仲堪手下當(dāng)參軍,也就是軍事顧問,相傳他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其中又以“癡絕”最為有名。
一次,顧愷之和著名才子謝瞻一起值夜班。長夜漫漫無心睡眠,顧愷之披上衣服在院里溜達(dá),眼望皓月當(dāng)空,不由詩興大發(fā),大聲吟起詩來,謝瞻隔著窗戶聽到后,就稱贊了他兩句。
這一贊可了不得了,顧愷之大受鼓舞,愈發(fā)忘我,一首接著一首,開起了個人詩歌吟誦會,謝瞻跟著鼓掌叫好。謝瞻陪著顧愷之折騰了個把小時,實(shí)在困得不行了,可這貨還上勁了,沒完沒了地長吟短誦。
謝瞻不忍心掃他的興頭,就找了個仆人作替身陪著他在那繼續(xù)折騰,自己拍拍屁股睡覺去了。顧愷之沒意識到人已經(jīng)換了,還在那稱贊聲中興致高昂地作詩吟詩,一直到天亮才停下來。
顧愷之畫跡甚多,有《司馬宣王像》《謝安像》《劉牢之像》《王安期像》《阮脩像》《阮咸像》《晉帝相列像》《司馬宣王并魏二太子像》《桂陽王美人圖》《蕩舟圖》《虎豹雜鷙鳥圖》《鳧雁水鳥圖》《廬山會圖》《水府圖》《行三龍圖》《夏禹治水圖》等。
傳世作品有《列女仁智圖》卷、《洛神賦圖》卷(為宋人摹本),現(xiàn)均藏故宮博物院?!俄角賵D》是宋代摹本之一。又叫《女史箴圖》。
此圖雖不及《洛神賦圖》有名,也不及《洛神賦圖》更具代表性,但在風(fēng)格特征上仍凸現(xiàn)出顧愷之的千古一絕。這幅圖描繪的是古代文人學(xué)士制琴的場景。
"女史"指宮廷婦女,"箴"則為規(guī)勸之意。晉初惠帝時,賈后專權(quán),極妒忌,多權(quán)詐,荒淫放恣。文人張華便以歷代賢記事跡撰文《女史箴》以為鑒戒,被當(dāng)時奉為"苦口陳箴、莊言警世"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