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槍手》即將上映,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部片子不簡單,就在于把作弊拍出了大片的即視感,而這部片子在網(wǎng)上有很多的名字,這是為啥呢?
據(jù)悉,《天才槍手》在泰國的英文名稱叫(bad genius),直譯叫《壞天才》or《使壞天才》。在香港,譯名為《出貓?zhí)毓り牎?,臺灣譯名為《模范生》。
說實在,個人覺得《模范生》比較好,而《天才槍手》容易讓人想偏。不知道還以為說神槍手的故事,這部片子在貓眼的“想看”只有幾萬人想看,估計就是名字惹的鍋。
影片在北美爛番茄評價達到100%,爆米花指數(shù)達到驚人的95%,就連極其苛刻的IMDb也達到了8.3分,在泰國問鼎年度票房冠軍,更是橫掃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新泰國電影票房紀錄。
導演納塔吾彭皮里亞從小就愛看間諜電影,所以當他聽到《天才槍手》故事時,想到間諜電影給人的緊張感與壓迫節(jié)奏,就試圖把它們結合起來,加上自己對電影的體悟與泰國文化背景,湊在一起。
《天才槍手》根據(jù)2014年真實發(fā)生的一起亞洲考場舞弊案改編,故事設定在泰國曼谷的一所高中。有個滿分拿到手軟的女學霸(小琳),偏交了個傻白甜學渣朋友(格蕾絲)。
頭腦簡單卻貌美如花的女學渣自然有個奢靡多金的富二代男友(小巴),于是貧富與成績上的逆向鴻溝讓大家金誠合作,各取所需。當然,這時候總要有個正直努力的貧寒“戲精”(班克)來多事舉報,才湊成一場大戲。
看似平常的校園敘事本沒什么新奇,但說不上是作弊過程的險象環(huán)生還是學霸精巧絕倫的作案設計莫名讓你開始屏息以待。
亦或是晃悠悠的特寫鏡頭和忍不住抖腿的緊張配樂加深了這全程要命的窒息感。你會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成為了這個“犯罪”團伙的一員,無比希望他們瞞天過海,步步為贏。事后想想,這也許是我們心中難得暴露的反叛天性。
該片教科書般的剪輯、讓人全程抖腿的BGM、各位主演炸裂般的演技,以及影片所折射出的社會話題,都引發(fā)影迷在觀影后的“突擊考試”中認真答題瘋狂打call。
“130分鐘,全程沒看手機”“感覺把學生時代那些想做沒敢做的事都拍出來了”“故事設計精彩,類型運用巧妙”、“緊張的情節(jié)穿插幽默橋段,有震撼也有感動”、“結尾在意料之外,完全被編劇操縱”……更有影迷表示,“這樣的片子完全值得孩子帶著父母一起看,這才叫做有年齡無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