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對西涼感興趣,雖然這個地方看似偏遠(yuǎn),但卻有著非常多的故事,比如在后世經(jīng)常在小說中出現(xiàn)的西涼古國,比如三國時被列為五虎上將的馬超,也來自西涼,尤其是馬超領(lǐng)銜的西涼鐵騎,更是名震一時……
其實,西涼,是古代涼州別稱,在今甘肅西部酒泉、敦煌一帶。
中國歷史上的“涼州”,不僅僅是今天的甘肅涼州區(qū)。自漢朝建郡以來,“涼州”的名字換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時叫“姑臧”,有時叫“西涼”,有時叫“前涼”……,其疆域,也時大時小。最大時,把大半個甘肅都占了,還擴(kuò)延到周圍幾省,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不過,涼州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盤的大小來衡量。
要研究中國文化,你不可能繞過涼州。比如:佛教傳入中原時,涼州是最關(guān)鍵的一站,佛光西來,自此擴(kuò)散,才有后來的格局;中國四大佛經(jīng)翻譯家鳩摩羅什就在涼州住過十多年,他對中國漢文化的了解,就是在涼州完成的。
至今,他那個著名的焚不爛的舌頭還埋在涼州,接受著歷代過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國的建筑,那就更繞不開涼州了,北京西安等舊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頭,就是涼州。……總之,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其發(fā)祥地就在涼州。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論稿》里,有許多相應(yīng)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