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希德勒斯頓為什么叫抖森這大概是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不過湯姆希德勒斯頓的外號可還不止這一個,還有很多,那么湯姆希德勒斯頓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外號呢?
抖森,這個昵稱源于湯姆·希德勒斯頓名字的連讀諧音,此外他還有石墩兒、軟妹、糖豆森這些外號,都源自粉絲對他的愛稱。
在《雷神1》《復仇者聯(lián)盟》之后,觀眾們顯然迷上了這對總在打架糾纏,卻又感情深厚的“基情”兄弟。
抖森則用一個貼切的解釋概括了他們各自的迷人之處,“克里斯一直愛聊拳擊,右勾拳上勾拳,這是他的風格,我演洛基呢,關注的則是卡潑衛(wèi)勒這類巴西武術,走的陰柔路線,符合他油嘴滑舌、易形者、騙子的形象——所以托爾若是一塊堅實的花崗巖,而洛基,便像是一陣狡黠的風。”
在“洛基”之外的抖森,其實全能得非常不科學,有粉絲曾經(jīng)做過概括:
會彈吉他,跳水、打網(wǎng)球、乒乓球、英式橄欖球(曾是劍橋大學橄欖球隊隊員)一級棒,會瑜伽,會唱歌跳舞(受過各種專業(yè)舞蹈訓練),會說七八種語言,給BBC紀錄片做背景聲音,念有聲讀物睡前故事,演希臘語對白的舞臺劇……”
導致“抖森軍團”的一半成員感嘆,“你們英國演員差不多就行了,需要如此強大嗎?”
另一半成員則天天發(fā)奮圖強,“誓為不用字幕讀懂抖森的哲學語錄和黃暴梗而努力學習英語!”——總之,他是演藝圈鮮見的全能藝術青年,據(jù)說被問起愛藝術還是體育運動時,他還引用了丘吉爾的名言,“如果我們在藝術方面削減經(jīng)費,那我們還要為何事戰(zhàn)斗呢?”
其抖森進入影視圈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提到他就不得不提到他之前的人生經(jīng)歷,這經(jīng)歷讀起來仿佛開了掛一般。
抖森最早就讀于伊頓公學,后就讀于劍橋大學彭布羅克學院古典文學專業(yè),以Double First成績畢業(yè),上學期間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對于演戲的熱愛,緊接著在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進修,并于2005年順利畢業(yè)。
這些名字聽起來很英倫,帶有明顯的貴族風,似乎我們只有在影視作品或瑪麗蘇小說中讀到過,那么抖森無疑就是瑪麗蘇小說的男主角。伊頓公學是什么概念?
1440年,亨利六世創(chuàng)立了伊頓公學,一直以來英國的皇室成員都把男孩子送到伊頓公學,學校培養(yǎng)了19名首相。著名的校友包括了雪萊、喬治·奧威爾、凱恩斯、威靈頓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簡單來說,威廉王子是抖森的師弟。
至于劍橋大學,其知名度享譽全球,不必細說。而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戲劇學院之一,同樣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戲劇學院之一。
順便提一下,抖森之所以去劍橋大學讀書,而沒有選擇牛津大學,是因為其父母在12歲離婚,他討厭這樣的家庭氛圍,父母也不支持他的表演生涯。
為了避免假期時,糾結于該不該回父母家,或者該回父母中的誰家,他選擇了去離家較遠的劍橋讀書。